English

十年磨一剑

2001-03-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黄书元 我有话说

《中国科学思想史》, 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宝藏。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展了有关科学史的汇集和记述工作。汉晋以后,这项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搜集、整理和研究古代的科技史料,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而把科技史、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系统地、全面地考察和论述中国有史以来的科学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这部书所做的虽不能说是开创性的工作,但如此规模,确是建国以来第一部。这套一百五十余万字的煌煌巨著,从选题策划到正式出版,整整用了十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它的出版,使我国两千多年的科技成果及其思想大放异彩。

这是一部全景式俯瞰中国科学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巨著。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原始社会科学思想的早期萌芽开始考查,追根求源直至清代末年科学思想的缓慢发展,综观五千多年历史,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中的各个流派、人物、事件等,高屋建瓴,夹叙夹议,逐一分析,娓娓道来,无一遗漏;仅春秋战国时期,作者就对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进行逐一讨论,而对每个时期的学术思潮、科学观、自然观、科学方法以及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等的发生发展无不逐一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到科学思想的概念演变,从哲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直至对整个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均作了全面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全书广采博收,可谓资料宏富,但又绝不是资料堆砌。一是资料收集广,对中国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有价值的无不涉及;二是资料来源新,很多考古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尽可能利用;三是不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是认真清理鉴别和分析研究,从中概括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使其立论具有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部考证谨严、充满思辨精神的学科交融性的专著。

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科学思想史正是研究二者之间关系及其发展的历史,它也是由此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书把科学活动看作社会历史现象,重视分析科学活动的社会背景,如火药的发明,要追溯到炼丹术的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急于追求神仙不死药,引起炼丹、服丹风气的形成,由方士炼丹术演变为化学工艺,经各个朝代的努力,至唐朝已炼出早期的火药、直至宋代发明应用火兵器,作者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描述了火药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甚至工艺、配方等,而且把它放在广泛的社会大背景中去分析、寻绎,令人信服地说明火药只有在中国这块土壤,只有在历代统治者的支持、督促下,无数方士、工匠的艰辛努力下,才能逐步成长、成熟。

作者以时代发展、历史步伐为经,以科学人物、事件、成果为纬,精心编织出一幅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图景;全书注重史实、尊重客观,使书中布满了亮点。如作者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著的《科学思想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述评,充分肯定了李约瑟先生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所提出的精辟卓绝的见解,但对他的一些不正确或有失偏颇的观点也进行了讨论。如李先生认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它对于科学的贡献几乎全是消极的。”作者以大量的史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自相矛盾的,说明儒家思想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从《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悠久的中国,很早就重视科学技术,并在科技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曾做出过许多独特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强盛了、国家富强了,科技就得到发展壮大,反之科技则逐渐衰微、停滞。一部《中国科技思想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真正是不可不读,不可不知!

《中国科学思想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模式确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发挥和利用传统科学方法论的精华,它们完全有可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重放异彩,再立功勋。我们相信:《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出版,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对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